欢迎来到大同文化教育中心!
当前位置:
Notice: Undefined index: HTTP_REFERER in /www/wwwroot/dtwhjy.com/include/func.class.php on line 429
首页 > 首页最新动态 > 最新动态新闻
【大同文化•成长的足迹】——小儿语
最新动态新闻   |    大同文化  |    2019-12-13
分享到

小儿造句


语文课上,老师让同学们用“好像”造一句话。


六岁的梁名宙听大家七嘴八舌的造句,也不甘示弱,他盯着黑板上方看了好久,举手说:“老师,我要造句!”


老师心里很吃惊,不知道他会造出什么样的句子来,就允许他站起来告诉大家。他盯着黑板正上方,板板正正地说:“孔老夫子好像一直在盯着郑子錡、吴昊俣、曹淞淇他们那个方向看呢!”


老师吃了一惊,被这句话给惊到了,笑着问:“真的吗?”


他很认真地说:“你看,是真的呀!因为孔老夫子的身子是向一边侧着呢!”教室的黑板正中间上方,挂有孔老夫子行教像,有一点向左微侧。孩子的观察很到位,看到了大人没看到的角度。老师回头仔细看了看,画像上的夫子还真是向左侧看呢!



晨省


早起晨省,小孩子们还没有进入状态。读“十诫十行文”时,孩子们有些不太熟练。晨省结束后,老师很不满意,在黑板上写了大大的“晨省”,后面又加了一个“醒”,问孩子们:“谁知道什么是‘晨省’,晨省的意义又是什么?”


曹淞淇第一个回答,语气肯定的说:“晨省就是早晨醒来!”


老师皱了一下眉头,继续提问另一个学生王泽栩。王泽栩站起来怯怯地回答:“晨省就是早上起床醒来读书。”


老师又提问美美,一个八岁的“老学长”。美美有点嚅嚅,不自信的说:“晨省是早上起床读经典。”说话的表情和语气连她自己可能也觉得不对劲。


“老师,我知道!”这时吴昊俣举手了,老师很惊奇,让他站起来说一下,他白白的小脸因激动有点微红,也可能是有些紧张吧,他一字一板地说:“晨省(醒)就是早上醒来,在教室向孔老夫子问好,并学习孔老夫子的文化。”


老师带头鼓起掌来。



人生加减法


周一的“大同和家”例会上,大梁老师问孩子们:“人生的意义是什么?人生到底是加法还是减法?”


“加法!”十年二班的小学长异口同声的回答。


“加了什么呢?”大梁老师问孩子们。


“加美德、加文明、加智慧、加福报……”小孩们你加一项,我加一项,满满的都是“加”。


但是大梁老师却说:“人生就是一场减法,减就是加,加就是减。我们想得到的,本身就有。而我们减去的,是我们的习气。‘贪’是一个人修学当中最大的障碍,贪吃、贪睡、贪便宜……”孩子们又加上了一项“贪玩儿!”


大梁老师顺势引导,给孩子们讲如何去除“贪嗔痴慢疑”。“贪嗔痴慢疑是一个外壳,里面包的是一颗我们的本性。如果你不突破外表的这层壳,不让你内在本性的智慧生根发芽,你永远都是一个蛋,时间久了,这个蛋就会坏掉,成了一个臭蛋。”


梁老师讲如何去除习性上不好的部分,减少生命中繁琐无用的欲念,让自己的人生变得越单纯越好,身心轻盈是最好的修学状态。


最后,梁老师又问:“那人生到底是加法?还是减法?”


“减法!”孩子们回答。


“那是老师说得对,还是你们说的对呢?”


“老师说得对!”孩子们齐声说。


我们的孩子们就是这么干干净净,简单可爱。你给他种什么种子,他们就收获什么种子。他们内心单纯得只有一片草原,你可以播洒雨露,也可送去和煦的阳光。他们将怀着一颗自律、利他的心,伴随自己成长。



两颗花生


六岁的梁名宙是个小精豆。他几乎是个陪读生,因年龄太小,没学过拼音,也不太会写字,所以别人上课的时候,他就有兴致了,拿个铅笔在田字格上“堆写创作”他自己的字。一般情况下,字的结构,比如上下、左右,他是不知道的,可以先写上边,也可以先写下边,自上而下组合汉字,是梁名宙的一个特点。字写得大如花生或橡子,看上去却也有一种古朴的美。


书法张老师,教孩子们练字十分认真。无论是硬笔还是软笔,双管齐下,对小孩更是常常鼓励和表扬,激发起孩子们对书法的热爱。梁名宙就是在张老师的表扬和激发下爱上了写字,书法课上,写得很认真,甚至连下课时间到了,都不愿放下笔和本,说:“还想写,没写够!”


今天学校发加餐,梁名宙悄悄去张老师身旁,不声不响掰开张老师的手,塞进去两颗花生,又把张老师的手掌合起来,这才不吭不卑地离开。


张老师将两颗花生装在口袋里,没舍得吃掉它们,因为这是孩子的赤诚之心。



君子不器


读书课时,小孩子的专注力总是不能持久,这个时候,老师除了催促他们专心读书外,偶尔还需要用一些方法去“唤醒”这一群小顽童。


这些孩子们有一个特点,闲暇的时候喜欢听故事,更喜欢缠着老师讲《论语》中的句子。早上读诵《中庸》,篇幅较长,小孩子读整篇会有疲顿之感。看他们声音渐渐由强变弱,为了调整他们的状态,老师先让他们停了下来,问道: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,何意?”


曹淞淇举手,说:“自己不愿意做的事,也不要让别人去做。”


“君子不器”又是什么意思?老师复问。


赵浩宇自告奋勇举手自信地说:“君子不小气。”


老师纠正道:“此‘器’非彼‘气’,器者,器皿也!何谓器皿,器具?”老师拿起手边的水杯,问孩子们:“水杯是干什么用的?”


“喝水用!”孩子们齐声回答。


“杯子只能用作装水,而君子呢,不像器具一样,只能盛放一种东西,君子不管在什么位置,都可以做很多事情。懂了吗?”


孩子们这次没有齐声回答,只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,一个个若有所思。


推荐博文:


全国服务热线:  15393731751        

地址: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龙门一号槐树里文化旅游街区  龙门书院

大同文化教育中心网络版权中心所有    Copyright@.2013-2015     豫ICP备12022918号-4

 

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635号